單純說機頂盒編年史的話其實要從1990年開始,這個時候的電視機頂盒也被叫做第一代電視機頂盒也就是模擬電視機頂盒,直至2005年一直在服役,其稱霸了家庭客廳15年,不過由于內容的單向性以及清晰度不高,同時也隨著CRT電視退出歷史舞臺而更替成為第二代機頂盒——數字電視機頂盒出現了。雖然數字電視機頂盒在清晰度上有了非常大的改變,不過無論是第一代還是第二代機頂盒內容的單向性依舊未能滿足用戶。但是第二代電視機頂盒依舊有著非常大的市場,其承載了廣電電視直播的主要途徑,直到今天一直仍然在服役。
上面提到了無論是第一代還是第二代機頂盒內容的單向性依舊未能滿足用戶,因此才有了本篇文章的主角——智能網絡機頂盒。
2005年-2007年-2011年:智能網絡機頂盒誕生
網絡機頂盒從2005年開始興起,又稱為OTT盒子,OTT不但提供無月租免費視頻觀看,而且可以實現點播服務,此時的網絡機頂盒僅僅能夠實現聯網看點播的功能,直到2007年,晶晨解決了解碼的問題,網絡機頂盒才加入了本地播放功能,不過解碼能力一般,也正從此時開始,網絡機頂盒朝著兩個方向發(fā)展:一來繼續(xù)加強網絡點播功能,二來基于本地解碼播放形成硬盤播放器,本地解碼功能繼續(xù)得到加強。隨后2011年Android TV平臺的進駐使得網絡機頂盒行業(yè)得到質的飛躍,OTT行業(yè)從“偽雙向”變成了全雙向,Android TV平臺從根本上解決了開放性問題,網絡機頂盒從此跨入智能網絡機頂盒時代,盒子行業(yè)進入高速繁榮發(fā)展時期。

2011年-2015年:32位處理系統(tǒng)
起初的智能網絡機頂盒其實也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強大,32位單核處理器、Android 1.6版本更像是一個試水產品,各種兼容性和軟件的缺失,而且廠商缺乏相關產品的開發(fā)經驗,系統(tǒng)優(yōu)化并不完善,使得用戶體驗并不友好;從2011年到2015年間,隨著處理器從32位單核到雙核到四核再到8核,內存從512MB到1GB,硬件性能趨于完善,Android版本從1.6到4.2,軟件越來越成熟,此時智能網絡機頂盒行業(yè)更多的是靠堆砌硬件來競爭,門檻低,因此雜牌軍異軍突起,應用服務在線服務變得混亂。

2011年-2015年:較大影響的兩大盒子政策
在此期間,廣電總局與智能網絡機頂盒之間發(fā)生了兩次較大的“較量”: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互聯網電視服務秩序,2011年10月28日廣電總局頒發(fā)了181號文件,從很大程度上為行業(yè)樹立了規(guī)范,不過在貫徹落實上顯得“不溫不火”,直到2014年廣電總局進行的一次重申中,真正顯示了一次“鐵腕”手段,許多智能網絡機頂盒品牌受到整治,同時經過這些年的發(fā)展以及用戶對市場選擇的導向性,一大批山寨產品開始消失在市場上。2015年11月6日,廣電總局為了管理電視盒子市場的混亂,推出行規(guī)首批屏蔽81個非法應用,這對于“內容為王”的互聯網廠商推出的盒子的打擊無疑是釜底抽薪。
2015年:64位處理系統(tǒng)
作為盒子行業(yè)的另一個轉折點,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處理器開始步入64位時代,裝機代表作為RK3368,Android版本也開始進入64位Android5.1,2016年開始全面64位處理器時代,此時晶晨、海思、瑞芯微等芯片原廠也相繼推出64位處理器,Android版本開始進入6.0,甚至是7.0版本,雙倍的數據流處理速度讓硬件不再局限智能盒子發(fā)展,而且1GB甚至是2GB雙通道內存盒子比比皆是,伴隨處理器升級的還有HDMI版本也從1.4a開始向著2.0版本過渡,高達18Gbps的傳輸帶寬讓家庭影院也能開啟巨幕體驗。

2016年至今:4K超高清時代到來
當智能網絡機頂盒發(fā)展來到2016年,硬件、內容都趨于穩(wěn)定的時候,盒子之間的競爭開始轉向應用服務、解碼性能、系統(tǒng)UI、特色功能的競爭,各具特色的盒子品牌市場格局基本形成,諸如本地解碼強的有海美迪、開博爾,這兩家將Android平臺得到開放性與藍光解碼相融合從而帶來智能硬盤播放器(前面提到網絡機頂盒朝著兩個方向發(fā)展,這也可以看作是本地解碼功能繼續(xù)得到加強在Android平臺下的“變異”),結合了互聯網的便捷和出色的本地解碼性能,給影視發(fā)燒友帶來極致體驗;YunOS系盒子代表有天貓魔盒,依托于YunOS豐富的資源廣受歡迎,還有懂電視的盒子有創(chuàng)維盒子、內容豐富的有華為榮耀盒子/小米盒子等等。同年,2016年下半年超高清藍光開始“侵蝕”智能網絡機頂盒領域,新上市的智能網絡機頂盒基本搭載“4K HDR、HDMI 2.0版本”等熱門元素,為客廳影音娛樂提供極致體驗。
責任編輯:張奧迪
相關推薦
周師亮:機頂盒機卡分離的發(fā)展趨勢(下)
機頂盒采用軟件技術實現數字電視即時CA解密(由于沒有計算機的支持幫助)必須解決兩個關鍵點:一是提高對信號處理的運算效率來達到和電視廣播同步運行的匹配。其次為了保證CA不被破密的安全性,不能用降低CA抗破密的強度來湊合存儲空間限制和運算效率,還不能提升機頂盒的成本(只能降低)。此外從長遠發(fā)展來看,隨著FTTH進一步的成熟普及和大容量存儲器件的不斷開發(fā)成功,它還可以起到家庭網關的作用(這方面的論述從略)。
周師亮:機頂盒機卡分離的發(fā)展趨勢(上)
一機頂盒從世界范圍內廣播電視發(fā)展方向看,模擬電視被數字電視取代是無庸置疑的,取代的時間和方法則隨各國的國情而有所不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經濟實力有多雄厚,那國也不會于朝夕之間將所有模擬接收電視機都打入冷宮而以數字接收電視機來取代之,于是數/模轉換機頂盒就應運而生。我國已經擁有三億多臺模擬接收電視機,當前我國有線電視由模擬向數字整體轉換的關鍵條件
機頂盒技術趨勢與芯片解決方案分析
目前,中國市場供應的機頂盒主要包括衛(wèi)星機頂盒和有線機頂盒。由于中國數字電視節(jié)目的衛(wèi)星廣播事實上是基于歐洲的
意法單片解決方案降低機頂盒成本
3000萬用戶是中國即將展開的數字電視普及計劃2005年要達到的目標,這個數字成為正在北京召開的CCBN2004(廣電展)所有參展廠商的最大動力。今天,世界最大的機頂盒IC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宣布其將為掃除這一計劃實施道路上的一大障礙——機頂盒產品的高成本作出努力,該公司第一個單片解決方案已于今日推出。這個新的QAMi5516具有有線信號解調器和對數字信號進行解壓縮處理的MPEG視頻流譯碼器的雙重功能,展覽臺上的一位該公司解說人員稱,QAMi5516的高性能CPU可以達到486的計算能力。事實上,機頂盒的價格已經成為制約數字電視發(fā)展的重要阻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