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iPhone X 采用3D傳感器后,安卓陣營也在迅速跟進,不過,目前為止沒有見到真正完整方案出爐。
日前,觸控芯片廠義隆率先宣布,公司3D人臉辨識解決方案,預計最快下半年可望進入量產(chǎn)。此前市場已經(jīng)傳出,義隆已將產(chǎn)品推廣至中國大陸一線智能手機大廠,甚或有機會攻占中高端智能手機市場。

據(jù)義隆先前宣布,他們的方案是跨入人工智能領域,并采用AI技術的3D人臉辨識軟硬件整合方案,透過IR Camera(不可見光攝影機),配合主動光結(jié)合深度資訊,提供防偽方案,以防止他人翻拍照片并盜取用戶訊息。
義隆指出,通過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技術,系統(tǒng)可偵測臉部特征進行高精準匹配,解鎖速度快,另附加智能曝光功能,可實現(xiàn)不同光線條件,如在陽光下或夜間零流明時也可辨識,另新增的智能自我學習技術,于化妝、眼鏡佩戴等復雜條件下,仍然可以精準辨識。
據(jù)悉,義隆3D人臉辨識方案目前已經(jīng)備妥,并開始向客戶大幅推廣,據(jù)了解目前主要鎖定中國大陸智能手機一線大廠及臺灣手機品牌,預計最快第二季就可以開始送樣,并在今年下半年出貨量產(chǎn),目標是瞄準每年需求近15億支的智能型手機市場。
責任編輯:吳禮得
相關推薦
失誤集錦:2017人工智能領域的那些事兒
今年,人工智能項目AlphaGo和Libratus分別擊敗了人類玩家的最優(yōu)秀的圍棋選手和撲克玩家。雖然這些里程碑表明了近幾年人工智能的發(fā)展程度,但許多人對新興技術的整體成熟度持懷疑態(tài)度,尤其是在過去12個月中出現(xiàn)的一些有關人工智能的小失誤。被面具破解的人臉識別 面部識別技術(Face ID)是解鎖新型iPhone X的面部識別技術,被譽為迄今為止最安全的人工